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为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共创未来,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9月25日,北京市“伟大抗战精神”百姓宣讲团走进北方工业大学,在广学楼报告厅举行专场报告会。本次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承办,学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聆听,回望峥嵘岁月,汲取奋进力量。
报告会上,北京市房山区委党校刘金玲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林汉京,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吴怡萱,房山区退休音乐教师邢秀花,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军休所退休军官、战时一等功荣立者王曙光6位宣讲员,分别以《红色马安的“两面锦旗”》《吉鸿昌,永远的英雄》《“731”,不能忘却的烙印》《在歌声中讲述党史》《磨刀声声铸脊梁》《永远的军魂》为题,用百姓语言讲英雄史诗,从马安村两面锦旗到吉鸿昌就义诗,从731遗址控诉到抗战旋律重温,从磨刀老人坚守到伤残老兵冲锋,一个个故事映现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担当,映现山河不屈、人民不屈的脊梁,更化作奋进动力,激励学校师生把抗战精神写进强国建设的新征程。
宣讲现场气氛热烈,掌声与感动交织,震撼与激动交汇,全场大合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将氛围推向高潮。
报告会结束后,宣讲团成员与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。大家纷纷表示,宣讲员们通过切身体会和动人讲述,带领大家回溯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,感受薪火相传的坚守实践,让自己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,将进一步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勇担使命、积极作为,以奋斗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。
土木工程学院白陆一说,抗日战争中,先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尊严的长城,不仅是历史课本上简单的文字,更是融入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当铭记历史、传承抗战精神,在先辈开拓的舞台上,以青春之力再筑属于我们的新时代钢铁长城。
建筑与艺术学院李佳润说,先进人物的讲述如明灯照亮人心,让“不屈不挠、众志成城”的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。这不仅是历史的回望,更是精神的接力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会以先辈为榜样,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践行担当,让伟大精神在新时代持续闪耀。
经济管理学院李雨桐说,在和平年代的今天,重温这段历史与精神,意义尤为深远。作为中国青年,我们将以青春为笔,以奋斗为墨,续写中华篇章,肩负时代重担,共同创造属于中华民族、也属于全人类的美好未来。
储能学院于博洋说,邢秀花老师的实践启示我们,革命精神的传承需要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足球竞彩网:这样的“翻译家”,将史书中的文字转化为可共鸣的情感体验。当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的旋律在纪念馆中回荡,历史不再是遥远的往事,而成为融入血脉的信仰。
文法学院葛思宇说,宣讲团老师是红色文化的“摆渡人”,用真实细节让抗战精神有了具象。那些先烈与百姓更值得永远缅怀,他们是民族的脊梁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。我相信,只要一代代人把红色故事讲下去、把红色精神传下去,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就会永远燃烧。
学校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,不断推进和丰富“‘京’彩文化 青春绽放”系列活动内涵与形式,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引导广大青年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,在珍爱和平里砥砺强国之志,让青春之我接续铸就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。
编辑:左芳舟
电话:010 - 88802114 E-mail:xyw@ncut.edu.cn
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:100144
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京ICP备05066823号-1 丨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